专业建设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标准

发布时间:2018-11-26作者:浏览:

 

专业名称

电子科学与技术

学科类别

工学

专业代码

080702

学制

四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一、专业学科基础

  (一)主干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学科是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基础为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和电磁场与微波。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置为“光电子及显示”和“人工智能”2个专业方向。

  (二)相关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相关学科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主要培养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产品设计、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光学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电子学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光通信、光学信息处理、以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和开发、生产技术或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主要培养具有微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电子材料、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测试等技能,熟练掌握电路分析与设计、器件工艺及设计和版图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各种电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工作。

电子科学与技术与上述这些学科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是本专业的一个重要办学特点。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为高新技术的集中体现,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也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学科。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专业素质等基本素质,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实验技能、创新和创业能力,以及跟踪该领域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从事电子、光电子、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制造、检测、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1.知识要求

(1)工具性知识: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和必要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2)人文社科类知识:掌握较好的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国防等方面知识。

(3)自然科学知识: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电路分析理论、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等电子学知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及相关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电子材料、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光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

2.能力要求

(1) 获取知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能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能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通过网络或其他检索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

(2) 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电子线路方面的理论推导和计算能力;熟悉常用的实验仪器设备,能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验、实践工作中,解决一般专业问题和实际工程问题;具有较强的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系统的能力。

(3) 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发现新方法、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思维的能力,具备自主设计实验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3.素质要求

(1) 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奉公守法。

(2)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音乐和美术的艺术鉴赏能力;具有自我控制且理性地处理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能力;富有合作精神,善于人际交往,具有包容和宽容的意识和心态。

(3) 身心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能承受艰苦工作环境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能正确认识自我,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情绪控制能力,人格健全环境适应能力强。

(4) 专业素质: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初步掌握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良好的工程意识、实践意识和质量意识;在科研开发和工程实践中具有市场意识和价值效益意识。

三、专业课程体系及培养标准

  (一)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业基础与实务、军事理论、工程应用数学A、工程应用数学B、工程应用数学C、工程应用数学D、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实验A和创新思维训练。

2.专业基础课

专业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3.专业核心课

电磁场理论、电子材料、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英语。

4.专业方向课

(1)光电子及显示方向

光电子技术、现代显示技术及设备、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

(2)人工智能方向

人工智能基础、Web开发技术、Python程序设计。

(二)实践环节

1.实验课与实训课

实验课程分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类型,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

(1)必修实验课程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2)选修实验课程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电子技术CAD、Java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

2.集中实践教学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电子、光电子、显示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课程设计、实训和综合能力实践。

(1)基本技能培养平台

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公益劳动、社会实践。

(2)专业技能培养平台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综合实践、电工技术综合实践、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综合实践。

(3)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电子技术CAD综合实践、电子工程创新与创业实践。

(4)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从专业实习、电子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教育。

(三)专业培养标准及实现途径

1.知识结构

内容

培养目标和要求

实现途径

工具

知识

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资料查询,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具有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阅读和科技论文外文摘要的撰写能力。掌握常用的计算方法,演绎推理方法、归纳法等基本数学处理方法。具有互联网资料收集处理、软件仿真、实验数据分析等计算机应用能力。

1)大学英语、专业英语;

2)工程应用数学A、工程应用数学B、工程应用数学C、工程应用数学D

3)计算机基础、高级程序语言设计、电子技术CAD

4)电子电路系列课程、专业导论等。

人文社科知识

掌握较好的哲学、文学、艺术、心理学、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国防等方面知识。

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和时事政治认知;具有良好的自律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势与政策;

2)文学名著欣赏、公共艺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人文社会科学公选课。

自然科学知识

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有从事本学科、专业所需要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基础知识,以及具有一定的现代体育、军事的基本理念。

1)工程应用数学A、工程应用数学B、工程应用数学C、工程应用数学D

2)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实验A

3)计算机基础;

4)大学体育、入学教育、军事训练。

专业

知识

掌握必要的电路分析理论、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等电子学知识;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及相关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电子材料、光电子技术、现代显示技术及设备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人工智能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

具有扎实的电路与电子学、信息技术应用、工程应用、光电子、微电子领域知识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电子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1)专业基础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

2)集中实践环节: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践、电子工程创新与创业实践。

具有从事电子、光电子、半导体和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制造、检测、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的专业知识与方法,了解专业发展趋势和前沿知识。

1)专业核心课程:电磁场理论、电子材料、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英语;

2)专业选修课程:高频电子线路、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激光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光通信技术与器件;

3)专业方向课程(选修):光电子技术、现代显示技术及设备、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人工智能基础、Web开发技术和Python程序设计;

4)岗位能力课程(选修):LED照明应用技术、半导体制造工艺、智能机器人、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及应用和大数据与云计算;

5)集中实践环节: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综合实践、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践、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综合实践、电子技术CAD综合实践、电子工程创新与创业实践、专业实习、电子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教育。

具有机械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具有信号采集、检测、处理、存储和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系统的分析、设计、调试能力。具有运用计算机知识、程序设计技术对电子、光电子系统进行控制的能力

1)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践;

2)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

3)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子CAD

4)电子工程创新与创业实践、激光应用技术综合实践、电子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电子技术CAD综合实践、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综合实践、毕业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

2.     能力结构

内容

培养目标和要求

实现途径

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能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能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阐明自己的观点,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通过网络或其他检索工具获取信息的能力。

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书面表达、口头交流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良好的社交能力和协调事务能力;具备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通过大学英语、专业英语、素质教育公选课和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等环节,使学生具备英语阅读、应用写作、沟通表达、继续职业发展等知识获取基本能力;

2)通过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以及社会实践等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交流沟通能力与协调事务能力;

3)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培养文献检索基本方法和知识获取的基本能力。

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电子线路方面的理论推导和计算能力;熟悉常用的实验仪器设备,能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于实验、实践工作中,解决一般专业问题和实际工程问题;具有较强的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系统的能力。

基础理论较扎实,认知和实践能力强,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系统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的实验仪器,具有综合运用本专业知识和应用工具软件知识,进行仿真实验和硬件实验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系统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1)通过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A、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课堂教学,以及课程实验、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践、专业实习等相关实践环节,掌握电子工程技术所需的工程科学基础,包括工程制图、科学计算、实验、测试等基础理论和基本应用能力;

2)通过电子电路系列课程、光电子系列课程、以及综合型课程设计、实践等实践环节,使学生具有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应用工具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和硬件实验的能力,掌握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应用、安装、调试、故障分析与处理能力。

创新创业的能力

具有发现新方法、提出新观点、运用新思维的能力,具备自主设计实验和创新创业的能力。

思路较开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在实践环节中,探索、验证已有的结论,并具备一定的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具有初步的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能力。

1)通过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专业课程实验、各类专业综合课程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基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2)通过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通过学科竞赛、课外科技活动、专业拓展环节,加强第二课堂实践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技术开发和一定的工程创新能力。

3.素质结构

内容

培养目标和要求

实现途径

思想道德素质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奉公守法。

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观点和信仰,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知法、守法的法治意识和观念,具有诚信意识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1)通过思想政治系列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法律意识;

2)通过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学科专业实践环节等实践教学,以及思想道德素养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思想修养、诚信意识和团队意识;

3)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应具有的职业道德。

文化

素质

具有一定的文学、音乐和美术的艺术鉴赏能力;具有自我控制且理性地处理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能力;富有合作精神,善于人际交往,具有包容和宽容的意识和心态。

具备一定人文社会科学、 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电子设计的基本理念,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以及向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基本素质。具有较强的现代创新和竞争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1)通过思想政治系列课程、以及文学名著欣赏、公共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公选课,使学生具有一定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通过工程应用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和工具应用能力;

3)加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相应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基础素质和专业发展能力。

身心

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能承受艰苦工作环境的素质和能力;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能正确认识自我,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情绪控制能力,人格健全环境适应能力强。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自我认识,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培养优良的气质与性格,坚强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

1)大学体育、军事理论、军事训练、体育达标测试;

2)公共艺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

3)学校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会、大学生心理咨询活动等课外活动。

专业

素质

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形象思维的能力,初步掌握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有良好的工程意识、实践意识和质量意识;在科研开发和工程实践中具有市场意识和价值效益意识。

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较强工程意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素质和创新意识。

1)通过专业课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科学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熟悉电子信息产业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通过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教学,使学生具备电子、光电子、人工智能系统设计、调试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专业基本素质;

3)通过实验课程和综合实践环节提升学生对新技术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专业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共有教师7人,其中专职教师7人。学历结构:硕士研究生学历4人,占总数的57%。

职称结构: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副高及其以上职称的教师占57%;

学缘结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院校。

年龄结构:45岁以上4人,30-45岁3人,以中老年教师为主。

双师结构:双师型教师5名,占总数的71%。

授课时数:专职教师授课时数年均在360-400学时,符合学校基本授课工作量要求,并且专职教师100%符合岗位资格要求,全部为中级以上职称。

教学队伍的职称结构合理,是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爱岗敬业,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的教学团队。

  (二)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图书馆图书资料、电子图书资料和先进的信息检索手段。学校图书馆能为本专业提供专业图书63369册,其中专业主要课程参考书的数量为13053册,2018年可支持的期刊达34种,电子期刊4328种,电子图书50754册。其中,生均图书=63369册/240生=264册/生,达到教育部的合格标准。因此,校图书馆提供的图书资料能较好地满足本专业师生教学、科研之用,完全能够满足本专业发展的要求。

  (三)实验室

目前电子科学与技术现有电子电路实验室、计算机原理实验室、高频电路实验室、电子专家实验室、通信原理与移动通信实验室、电子声像实验室、电力电子与电机拖动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和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等10个专业实验室,可以完成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工技术综合实践、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综合实践、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技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光电子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及应用等课程的实验。此外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训中心有3D打印机、物联网智能家居、物联网蔬菜大棚、激光/光纤通信演示、激光扫描成像演示系统、X多自由度无线可编程控制智能机器人开发平台、眉飞色舞表情机器人和GPS全球定位系统等仪器设备可以满足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创新活动需要。

  (四)实习、实训基地

以“工学结合、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岗位能力训练,不断开发专业实习基地与建设,探索出一条适合学院专业发展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先后与中国电子学会西安海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咸新区沣西新城信息产业园、陕西子竹电子有限公司、陕西迈信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恩斯迈有限公司和陕西华星电子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在专业共建、资源共享、技术服务、学生培训、实习、实训等方面实现富有成效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同时也为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五)教学经费

依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教学经费使用管理办法》,本专业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大于1200元,能基本满足教学需求,达到教育部的合格标准。学校在每年对本专业的建设投入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设备购置费、教师培训、教学业务、图书资料、课程建设费、教研、科研资助以及专业调研与建设专项等费用,以有限之力保教学与专业建设之需,基本满足专业教学条件建设的需要。

  五、质量保障体系  

  (一)总框架

质量管理是保证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的一种手段。质量管理通过对影响质量的要素进行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质量监控、质量评估、质量分析后,进行持续性地质量改进。下图为信息与工程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监控体系框架图:

     

为了保障教学质量,本专业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教学质量标准,认真定期进行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监控

质量监控是对教学的关键环节,例如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毕业设计(论文)、考试等设置质量控制点,以质量控制点为重点,制定质量保证流程和实施条例,按照“检查——反馈——改进——建设——检查”的运行机制具体实施,使执行过程与监督过程形成一个循环闭合的流程。

本专业一直在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质量监控机制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对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实施全方位有效监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督导队伍,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

(2)建立完善的评教、评学制度。

(3)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对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实验教学质量、实习实训质量、毕业设计质量、考试质量、课程设计质量、教师教学质量等进行检查和改进。

2.质量分析

质量分析是对反映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指标,例如生源质量、学生的学习状况、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工作状况和成就感,用人单位的反映等进行定期的分析。

本专业正在积极建立并完善质量分析的相关制度,对生源情况、应届生就业情况、在校生学业状况、校友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调查与分析。

3.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是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并进行持续改进。本专业对于在质量监控、质量评估和质量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能够积极纠正与改进,积极协调、配备必要的资源,并对纠正与改进的有效性适时进行评价。

  (二)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形成过程,由各个教学环节组成。教学环节对培养质量的形成起着基础性作用。本专业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

1.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包括备课、讲授、讨论、作业、答疑、考试等,理论教学突出强调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较好地掌握基本理论,侧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项目实践、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创新实践、创业实践等环节。实践教学以构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目标,切实加强实践教学。

3.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则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讲座、社团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障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本专业严格执行学校制定的一套涵盖课堂教学质量、实验教学质量评价、实习实训质量、毕业设计质量评价、考试质量、课程设计质量等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教学环节的监控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过程管理  

教学环节的质量监管主要由信息与工程学院教学行政办公室、教研室和学生科按照相关的质量评价标准分工、协调完成,并由信息与工程学院教学督导组进行不定期检查、监督和指导。其中,教学行政办公室主要负责课堂和实验教学监管、考试、评教、评学的相关工作,学生科主要负责学生生源、就业情况分析和评价工作,教研室主要负责实习实训教学质量、毕业论文质量、试卷质量、课程设计质量等的分析和评价工作。

1.课堂教学各环节过程管理

(1)开学第一周教研室主任要检查本教研室所有任课教师的教案储备情况。

(2)教研室主任应经常了解、检查教师备课情况,定期对教师备课进行讲评。教研室要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教师参加集体备课状况应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工作的内容之一。教研室主任应有计划地结合期中检查,较全面地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和教案书写情况,将检查结果向教学办公室反映。

(3)对上课迟到、提前下课或擅自离开课堂的教师应进行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者进行通报批评。教师缺课、误课,按教学事故严肃处理。

(4)教研室要经常了解学生作业情况,教研室主任每学期结合期中检查,全面检查一次学生作业批改情况。

(5)统考试题需经教研室主任审批并报教务处备案。

(6)组织领导、同行、督导室听课监控讲课情况。

(7)教学日志监控课堂教学各环节质量情况。

(8)学生评教监控课堂教学各环节质量情况。

(9)信息员反馈教学信息监控课堂教学各环节质量情况。

(10)专项检查。

2.实践教学各环节过程管理

(1)结合期中常规检查,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集中监控。

(2)教学督导员日常巡视监控实践教学各环节。

(3)二级学院制定有关规划、政策、制度及规定,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宏观监控。

(4)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监控。

(5)实习、设计期间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要深入一线检查,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监控。

(6)专项检查。

  (四)政策保障  

   1.教学研究制定:定期在教研室和学院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改革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听课评课制度:院领导、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教研室主任及同行相结合的听评课制度。

3.学生评教制:每学期通过网上评教形式,由学生作为课程教学评估的主体,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4.教学常规制度:涉及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等环节。

5.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对新进教师安排副教授及以上具有丰富教学、科研和管理经验的指导教师,保障教师水平稳步提高。